113律師(智財)榜首-曾O鳴上榜心得
上榜學員:曾O鳴
【前言】
就讀政治大學法律系,去年年初考上台大法研,應屆考上律師(智財組)及司法官,目前就讀台大法研商法組一年級。
大學期間就對民事法及商事法比較有興趣,拿過幾次書卷獎,但在開始準備研究所及國考前,對很多概念也不是很清晰,也不是那種寒暑假會複習或預習的人,所以也都是從頭開始打底。
備考的時程切割為考研前及考研後,考研前主要準備民事法及商事法,因為台大有考刑法,所以也有讀一些刑法;考研後則是優先衝刺公法及刑訴,到考前再把民商法拿出來複習,並開始讀智慧財產權法。
【成績】
【讀書心得】
準備國考基本上分為打底期、進階期到最後的衝刺期。
首先,在打底的時候,不論是看函授、教科書或參考書,最重要的是同步熟悉法條,一定要邊讀邊翻法典,打底應該建立的是對條文條號的熟悉度。以民法債各為例,不能打底完還不知道買賣物之瑕疵擔保有時效的特別規定,基本上都要有個印象,這樣才是打底。
第二,不論是用紙本法典或電子法典,可以在法典上做些自己的筆記,但在法典上的筆記應該精簡,如簡短提點自己這裡有個爭點,而不是抄書,像是定義性的筆記,舉民事訴訟法為例,何謂新舊訴訟標的理論,應該是另記在自己做的詳細筆記上。另外針對要不要自己做筆記,我覺得應該視自己的習慣彈性調整,大家看了很多上榜文應該也發現每個人的習慣都不盡相同,舉我自己為例,考研的時候閱讀了不少文章,因為文章很長也很難懂,重看很花時間,所以我針對一些文章會做筆記,一方面讓我考前複習可以更方便,另一方面做筆記也可以強迫我當下要對文章理解的更透徹,這樣才能產出「筆記」,而所謂筆記也不是抄書,應該是你看完這篇文章後,針對你個人覺得比較難懂的概念或爭點,進行言簡意賅的陳述,同時也可以用製作答題模板的方式製作。但在考研後,我就不太製作筆記了,因為作詳細的筆記相當耗時,所以自己要從中做取捨,不是完全不做筆記,而是可能用法典旁精簡的註記做為替代。
第三,打底結束看個人需求,可能先上爭點書也可能直上解題書,大家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選擇的話,可以試著去翻爭點書,如果超過五成的爭點你都覺得陌生,那應該先看過爭點書或其他教科參考書會比較好,但如果你已經火燒屁股離考試剩沒多久,那至少要看一下解題書,目的是在了解大概的解題架構怎麼列,當然如果你在大學期間就對寫題目很有把握,那解題書也不是必需品。
我覺得在考試期間搞懂自己的需求,對症買書(課)是很重要的事,別人有的你不一定要有,你需要的別人不一定需要,只跟著大眾的選擇是保守安全的做法,但體察自己的痛點並補強才是增長實力最有效率的方式。
最後的衝刺期,比起讀書更重要的是穩住心態,不要崩、不要慌,你讀不完就算了,不要突然去糾結一些冷門考點自己嚇自己,已經準備得差不多的人就穩穩地複習,快讀不完的人就趕快讀。我那時候離考前剩沒幾天,也突然意識到好像快讀不完,但緊張並不會讓你讀得更快,你需要做的是快馬加鞭的讀,但切記囫圇吞棗,你讀的東西必須你在考場上呈現的出來,那才算有讀進去,不然你一知半解的就等於沒讀過,因為你在考卷上會寫不出來或根本意識不到爭點。
【課程心得】
一試結束緊接著衝刺二試的期間,因為考完研究所後就沒什麼在碰民法,而且準備研究所時,對於身分法也是以特定教授的文章做準備,並沒有很全面性的複習過,所以還是蠻擔心這一科,尤其身分法的法條很繁雜,有時就算考法條題,如果考生沒有意識到有爭點或有那一條,根本也不會去翻法條,然後就會很慘。
程穎老師的二總用很快的時間迅速把身分法全部跑一次,囿於時間有限,當然不可能是從頭講起,而是重點式的提點,我自己是邊看會邊按暫停,把一部分弄懂了再進下一部份,並且要把法條放到手邊親自翻,熟悉法條的位置。
除了複習身分法的基本爭點外,我自己很喜歡主題式分析文章的部分,老師把文章的爭點整理出來,並且挑幾篇比較重要的進行講解,帶到學說實務上比較新的見解或是一些統整,在考前算是蠻有CP值得複習方式。就算真的沒時間聽函授,看二試總複習講義應該也可以有不小的收穫,整體而言,在考前花一點時間複習完身分法很必要也很值得。
【結語】
考研跟國考都是條漫漫長路,國考甚至有種看不見盡頭的感覺。「我真的能做到嗎?」、「會不會明年還是待在圖書館跨年……」、「周遭的朋友都開始工作了,我怎麼還在原地踏步。」,考生們的腦中除了學說實務外,更多的往往是質疑自己的聲音,我們不是不樂觀,也不是沒看過心靈雞湯,只是切身經歷的當下往往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很正向的思考。
心態這種東西不是一時之間就可以變得很好,然而還是要告訴考生們,你要知道你在追求的是什麼,也可以去想像你成為律師或司法官後要有怎麼樣的規劃,知道終點在哪裡,才會比較有動力繼續往前走。並且遺忘爭點或看不懂學說都很正常,大家都會忘,也都會有看不懂的時候,回想一下從考高中到考大學是怎麼一路走來的,答案就很明顯,忘了就再看,你反而要慶幸,進考場前有意識到自己忘記了,還有機會可以複習;看不懂就前後幾頁再琢磨一下,或是先記在便條紙上,過幾天回來看說不定就通了,也可以查閱其他教科書或去問問看朋友們,方法其實我們都知道,只是往往在心慌的時候,我們會忘記其實事情沒有那麼恐怖,希望你會記得提醒你自己,你相信你自己做得到,所以你才決定參加考試,既然你相信自己做得到,那就不要質疑自己,要相信自己。
當考生的期間,從圖書館走出來要去吃飯或回家的時候,我會仰頭看著天空,新鮮的空氣跟偌大的天際與圖書館的陰鬱與壓迫形成鮮明的對比,總有一天我們都會望著同一片天空,心中想著:「我也終於抵達了呢」。
祝福各位憑藉自己的努力,成就自己的理想與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