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享數位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 關於讀享
  • 讀享出版
    • 入手指南
    • 書籍目錄
  • 國考小學堂
    • 師資介紹
    • 課程目錄
  • 最新消息
    • 考試公告
    • 立法/實務資訊
    • 優惠訊息
    • 讀享公告
  • 考試資源
    • 上榜心得
    • 下載專區
    • 法學專欄
    • 得分講座
  • podcast
  • 常見QA
  • Search
  • Menu Menu

110四等執達員-黃世樺

一、分數⁣
⁣
國文 申27(作文20公文7)測18 45⁣
民法概要 申32(16+16)測38 70⁣
法學知識與英文 68⁣
刑法概要 94⁣
強制執行法概要(12+20+20+20) 72⁣
民事訴訟法概要與刑事訴訟法概要(19+19+4+17) 59⁣
⁣
總成績 68.00分(成績排名: 24)(錄取標準:64.83分)⁣
⁣
⁣
二、個人背景⁣
⁣
又老又廢又多病,之前因病未參加考試兩年,是以實力跟素人相差不多。且去年一整年看病與領藥插健保卡次數超過一百次,不是看病或領藥就是在途中,是以形式上是全職考生,但能念書的時間跟兼職考生無異。⁣
⁣
我覺得沒有基礎的人還是靠補習或參考書比較能快速建立基礎,但補習班畢竟有堂數限制,書本也通常有字數或頁數的編輯限制要求,是以如果時間允許,也許不能只固守一本書主義,以因應突發情況。如果是兼職考生,建議在上完班後先睡覺再醒來念書,在精神好的情況下看函授開兩倍速比較能節省時間,把時間保留給讀的時間與練題時間。⁣
⁣
⁣
三、準備時間⁣
⁣
我沒有像其他人那麼有紀律,也沒有像其他人有記錄科目等,除了吃飯洗澡看病跟固定上FB酸人的時間,其他時間都在看書,沒有紀錄。我覺得分享如何配速,不見得是值得仿效或能仿效的事情,念得快有念得快的好處,但像王守仁陽明先生所言,念得快有其壞處即不仔細或淪為形式主義以跑次數為樂。反過來說,就現在各科愈來愈多內容的情況,念得慢時,若為兼職考生,一年念不只一次還是能辦到,只是缺點可能就沒辦法練大量的考古題。⁣
⁣
沒有什麼是必勝的念法。我也很佩服某位兼職考生學弟說他都靠熟讀法條闖天下,我也不想念一堆書傻子般行徑。⁣
⁣
⁣
四、各科情況⁣
⁣
一般人通常直接寫書單,每年考場遇到的情況未必一樣,這一段讀者們也可以直接當murmur略過。⁣
⁣
(一)民法:⁣
有心得文說這次考點很冷。要看你從哪個角度觀察,如果你是一本書主義,不管是教科書或參考書、講義,這兩題的確都不是一級熱門梗。但是第一題是第二次出現,第一次在2020年地特四等。第二題如果你是司律考生兼考四等,應該在司特前一週的司律一試選擇題裡就看過。⁣
⁣
有一個常見問題是要不要拼頁數呢,我覺得你還是要寫到老師想要的。我曾失敗多次,有朋友說這就模板背不夠多、格式不好看,我是覺得成王敗寇,贏的人連放屁都比較香。但是,至少在去年的考試,雖然我因為參加讀X與讀享的模考班與讀X的四等解題班,讓手速大大增加,2小時都能寫滿8頁,3小時都能寫到12頁,但還是名次不見得好看或落榜。原因之一是可能過於注意新法新實務新學說,對於一些基本定義或概念比較不熟悉。原因之二是看太雜可能反而忘記閱讀的對象是考官。⁣
⁣
舉例而言,第一題我除了寫公證實務見解,也寫了林秀雄老師、王澤鑑教授學說(請參見他們的文章或教科書),與日本、德國法條(德國法條可以自己看台大翻譯的德國民法條文),但寫了5頁,分數拿16,反而比執達前三名拿20要低,問題可能就出在四等要看的就是實務詳說,或者出題的可能所謂以爭點包裝考題時,他的腦內只有實務見解並沒有想要看其他的東西,簡單說就是四等跟司律法研所還是不一樣。⁣
⁣
選擇題部分:我同時準備司律一試,是以狂刷法條為主,但可能老了比別人記憶力差,所以成績不好看。如果是新一年度補讀X的學弟妹,應該都會有cerego系統,我沒有要幫忙打廣告吹牛的意思,這個系統我使用的心得是,用電子系統練答題比紙本答題更能加快反應速度,因此能練比較多次促進記憶深化。但電子系統也不是沒有缺點,有日本研究,使用電子辭典與紙本辭典的遺忘速度與遺忘量,前者遠大於後者,是以請考量自身情況。⁣
⁣
(二)刑法:⁣
我曾三次失敗在執行員考試,除了缺過少,大概問題出在我對行政法的理解粗枝大葉,通常只能拿到80幾而非90幾,是以去年考前選類科除了開缺數量、工作性質考量,也考量到我雖然討厭刑法,但刑法選擇不管在司律一試或司特等都能拿到九成以上分數,各位可以練習這兩科後再決定選哪一類科。⁣
⁣
(三)強執:⁣
強執雖然常出現法條題或近兩年的法院座談會,但也許是考官覺得補習班或考生猜到他們的習慣,要不就像今年的檢事官都考早期見解殺他一波,要不就像這次執達員的考試,雖然看似冷門卻是考驗基本功。比如說第一題,雖然形式上沒有半篇文或書提到強執27的性質,但只是要考傳統問題執行法院不審實體。當然你也不能像我曾念過一堆奇奇怪怪的東西,大概就會知道不管是我國的消債條例或是德日的執行法規,其實已經不再堅守訴訟非訟二分,就在那邊寫有的沒有的,頁數比別人多了好幾頁卻只拿到12就見笑了。⁣
⁣
當然,不能一直講自己負面教材的部分嘛,講一下後面連三題20的原因,第二題不是正常書會提到的,但四等就是常考法條題,而這個法條就事涉修法與修法理由,如果你不小心背到修法前的舊座談會見解就完蛋了。第三題你也不能只寫實務見解,要寫張登科老師的見解跟我國法雖然有立相關法條卻未完全解決的狀況。這樣好像有點跟前面的說法即只寫實務矛盾,只能說考官老爺不同人,還蠻難伺候的,至少在強執這科目前張老師的見解您還是要有念有寫,千萬不要像某些補習班解答只寫依早期實務係依動產執行,那你可能就要明年再來一次了……第四題除了81台抗114原判例,即執行機關可審執行名義有效性,我還多寫了民訴的上訴抗告與聲明異議並不排斥、衝突(至於有補習班解答寫到最高院97台抗810,我就想問一問,哪位考生寫到這個裁定的,站出來讓大家瞻仰一下神蹟來的……)。⁣
⁣
(四)兩訴法:⁣
民訴部分:四等不像三等要念一堆學說甚至出現爭點整理,除了邱道長早期曾出沒在四等,大部分是法條題、舊判例決議。不可以一味相信補習班用書,比如某解題書解之前迴避的題目,寫實務有兩說還引了一堆字號,但該題明明有78年的判例擺在那裡,寫完就可以收工了,學校老師或補習班老師很愛叫人兩說併呈,但考試麻就麻煩在不是老師們都愛兩說並呈一說作結,比如你要是修過李建良老師的課大概就有這種體驗(我不是台大人但我修過李師的課……),把話好好背好好說可能比較保險。⁣
⁣
民訴只拿到雙19沒雙20以上,我個人是認為,第一題我雖然結論正確但沒有寫出實務上這種特殊情況叫什麼名字,有什麼特質所以如何運行。第二題我寫了附隨一體性、實務決議、魏大喨法官見解跟吳從周老師的德國法見解,但我在65.6決跟72.8決那裡,不小心寫錯了一些內容,還好鞭得不是很大力。真相為何只有天知道,畢竟改題不附理由。⁣
⁣
刑訴部分:第一題是不小心腦殘忘了簡易判決處刑與強制辯護互斥,雖然教科書一下子寫這時不用強制辯護,一下子又寫應依通常程序,到底誰排斥誰,但考生不用管他,就打保險牌寫簡易處刑時不用強制辯護就對了……當然如果要詳細嘴砲要先寫這個罪刑、主體可能符合刑訴的強制辯護案件定義……這說明念一堆奇奇怪怪的,還不如把實務愛的(除了強制處分與證據排除外)程序轉換與概念或程序比較,念到熟到不能再熟更重要。⁣
⁣
至於歷年考試有出現審判筆錄之類冷到要死的法條,只能唱 let it be吧……⁣
⁣
第二題只拿到17沒20,除了條號沒背(啊哩背條號是我弱項),不知道除了要看新法348已經推翻了106年決議以外,有沒有要看施行法7-13,有的話實在是我的老天爺……不知道這題有沒有誰拿到20的出來讓大家看一下哪位神明來的。⁣
⁣
⁣
五、師資與書:⁣
⁣
(一)民法:⁣
因為我是補讀X的司律,所以以三位老師的講義為主,但也參考了學長姐弟妹的建議,拼死拼活用買的用借的用借hyread電子書get的,練了各類科十年跟法研的十年份題目數次。也有念了一堆奇奇怪怪的民法專著,不過一點用都沒有,好孩子不要學,不要看到一堆神人書單有什麼神著就盲目學習,你我不是神人……⁣
⁣
(二)刑法:⁣
雖然司律我比較推連芯老師講義,但四等我比較推楊過老師講義,尤其是考選擇,畢竟我以前考刑法申論雖然有不少次用學說實務海拿到高分,但也有死很慘的前例,我是覺得刑法分數尤其在選擇能拿90以上你聽得順耳就是好老師啦,不一定要跟我一樣……像很多人推紀綱老師或撲馬老師的東西,我反而調性不合,就只好let it be啦~~~⁣
⁣
教科書部分主要念許澤天老師的刑總刑分三本書,也不能說這套書就完美(有些爭點不在上面,比如很多說的因果歷程錯誤,我印象中就沒有),但至少比起其他書算是整理國內學說實務與基本概念算完整的書。⁣
⁣
(三)強執:⁣
如果有時間就翻一下張登科老師的書,沒時間就看講義吧,沒有特推或特不推,各家因為不知原因的堂數限制都只能教基本中的基本,其他的要靠自己臨陣發揮或福至心靈剛好有念到來的……比如前幾年考了103台抗481在四等實在很夭壽……⁣
⁣
(四)民訴:⁣
啊如果你看得下去教科書就看,看不下去我推薦李甦老師的講義,雖然他的垃圾話太多了,但該有的內容都有。⁣
⁣
(五)刑訴:⁣
如果你看得下林俊益老師的書就看,雖然老師不喜歡引學說上面是滿滿的實務海,但四等又不太考學說。言頁老師或莫莉老師都有收錄很詳細的實務與基本梗在講義,也不會像高X金台大老師(錢律師)太多本,多到看到刑訴就想吐不想念的地步。⁣

2022.08.09

SHARE
  • Share on Facebook

讀享數位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讀者服務

讀享雲端學院

全台經銷通路

常見QA與聯絡我們

Join Us

作者/講師招募

人才募集

合作提案

讀享數位文化
(出版部)
Facebook IG Line
國考小學堂
(課程部)
Facebook Youtube Line
寶黛後援會
(老闆)
IG

Facebook

Scroll to top